1971-04-14 山水畫求新求變 十一畫家 舉行座談 中規中矩 師法自然

【本報訊】
國內知名的國警家,為中國山水畫找新路。他們一致認為:山水畫求變求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先從博取歷代山水畫家的技法,熟悉地運用筆法著手,在多充實,多觀察多領悟下,求變求新。

畫家們指出:初學者沒有踏實的基礎,不可以拿求新求變作為走捷徑的藉口,因為,藝術是永恆的,不能像時裝表演,朝夕變化。

他們是參加中華民國畫學會主辦的「山水畫新路」座談,發言的有黃君璧、劃延濤、張穀年、傅狷夫、胡克敏、姚夢谷、余偉、胡念祖、趙二呆、何懷碩和劉國松等黃君璧認為:在求變的階段中,先要訓練心、手、眼的合作,不可好高鶩遠。

「畫山水畫要以大自然為師。」黃君璧說,對於自然景象體察入微,多花時間接近它們,再透過自己內心,表現它們的靈性,才可以稱求變。

張穀年舉出近十年來山水畫變化的共同趨勢是筆調奔放,色墨濃重,以及向面的方向發展。

他說,數十年前,山水畫有很多「變相」,但是沒見到「空相」,山水畫的創新,應在規矩中求豪放,不可以奔放到軌範之外。

劉延濤認為:求新的「新」,不可以強求,應是水到渠成的「新」。就像母雞孵卵,時候沒到,勉強打破雞蛋,那麼,雞不成雞,蛋不成蛋。「筆墨之事,如果能發揮自我,才有樂趣可言。」傅狷夫認為藝術不必隨俗浮沉,或者企圖合乎時尚。

他說,求新求變不是矯揉造作,以自己的新奇攻擊別人。求新求變要在不失民族風格的大前提下,完成可向歷史交代的作品。

姚夢谷說,目前不少畫家在山水畫方面求新求變,較有成就的,已經可以見到自具的面目,至於還在嚐試中的,卻好像時裝表演一樣,朝夕一變。他表示,極大多數趨向於形式的新和變,並不能顯著地為山水畫開闢一條康莊大道。中國畫學會舉辦這項座談會的目的,使是為山水畫找新路胡克敏表示,他曾經嚐試許多求變求新方法,最後發覺唯有從筆墨線條找出趣味來,才能表現出山水畫的意境。他認為:山水畫應以筆墨為主,因為任何工具畫中國山水,都比不上筆墨的效果,因此不可以為換工具畫山水,就是求變求新。

【1971-04-14/聯合報/03版/】

附件下載

本資料庫為公益性質,內容若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使用者運用本站之資料亦應當遵守著作權之相關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