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of Master Fu Chuan-fu'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1910
1917
(八歲)
自幼體弱多病,八歲開始從尊翁傅御(字守型,民國前二十一年~民國五十二年)學習書法、篆刻兼讀詩文,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與古文的基礎,對日後畫作裡的款題奠定了基本的學養。但篆刻旋因眼力不佳而中輟。
1926
1927
1932
(二十二歲)
應邀參加辛未書畫展,並收入「辛未書畫集」,另有四幅作品及一對聯印行,是最早的印刷品。
1934
1935
(二十六歲)
專攻文衡山行書、小楷及孫過庭書譜序。
1936
(二十七歲)
臨石濤作品時期。「清湘遺韻」為其代表作品,顧名思義乃寫石濤遺意。
1937
(二十八歲)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軍興,經鄂、湘、桂、黔入四川,開始寫蜀中嘉陵江、長江三峽所見;七月於漢口,八月至長沙,十一月至衡陽,十二月抵桂林。此時期始大開眼界而更體驗「師造化」及「搜盡奇峰打草稿」之用心。
1939
(三十歲)
三月底重慶,有姓氏印「傅抱青印」。
1940
(三十一歲)
師事陳之佛(雪翁)先生並受其影響,對色彩的認知度已有變化。
認識黃君璧先生。
成都舉行個展。
1941
1942
(三十三歲)
傅抱石於重慶個展,收藏其畫。
並獲徐悲鴻贈「馬」之作品
1944
(三十五歲)
與西泠社友高逸鴻先生舉行二人合展於四川開縣、酆都、涪凌、長壽等地達四次之多。寫生棕櫚、芭蕉。
魏大堅先生刻齋館印「獨酌草堂」。
長女婉聲出生。
1945
(三十六歲)
五月 重慶舉行個展,顯其畫風日趨開放,並有渝展小言及陳之佛先生「狷夫畫展序言」印行。
1946
(三十七歲)
長子勵生出生。
五月於成都舉行個展,包括指畫、山水及墨棕。
出穿過三峽。
1947
1948
1949
1950
1952
(四十三歲)
1953
1955
(四十六歲)
七月個展於中山堂舉行。
1956
(四十七歲)
更多1957
1958
1958
1958
1959
(五十歲~七十歲)
擔任臺灣省全省美展國畫評審委員。
1959
六月
(五十歲)
參加「十人書會」。
舉辦十人書會第一屆展。
1960
(五十一歲~五十三歲)
應中國文藝協會之聘,擔任美術班國畫山水老師(民國四十九~五十一年)。
1960
十月
(五十一歲)
舉行第二屆十人書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0
十二月
(五十一歲)
參加臺北美國新聞處國畫展。
1961
(五十二歲~六十三歲)
受聘兼任政工幹校美術系國畫教授(第八期至十七期,民國五十~六十一年)。
1961
1961
1961
十一月
(五十二歲)
第三屆十人書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2
(五十三歲)
中國畫學會任第一屆理事。
發起成立「壬寅畫會」。
發起成立「八朋畫會」。
發起成立「中國書法學會」,並當選為理事。
發起成立「中國畫學會」,當選為理事迄1984年。
1962
(五十三歲~六十三歲)
受聘兼任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教授(第一屆-第九屆,最後因眼疾而請辭)。
除了教學之外,也常到海濱去觀賞海濤的變化發明點漬畫海濤方式。
1962
九月
(五十三歲)
第四次十人書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2
十二月
(五十三歲)
第一屆壬寅畫展於省立博物館。
1963
1963
十一月
第五次十人書展與海嶠印展於歷史博物館。
1964
(五十五歲)
擔任臺灣電視公司美術教學節目每周一次現場播出山水畫法十分鐘。
有齋館印「老梅書屋」,李大木先生刻。
1964
五月
(五十五歲)
第二屆壬寅畫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4
八月
(五十五歲)
第二屆八朋畫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5
(五十六歲)
獲中國畫學會金爵獎(中央日報)。
1965
五月
(五十六歲)
第三屆壬寅畫展於省立博物館。
1966
(五十七歲)
「六儷雅集」第一次合作畫展。
擔任第二屆中華民國訪日書法代表。
1966
1966
十月
(五十七歲)
第二屆八朋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7
(五十八歲)
1968
1969
1970
1971
1971
(六十二歲-七十六歲)受聘任中山文藝基金會國畫審查委員。
1971
1972
1973
(六十四歲)
參加「中國書畫向家庭推進運動大展」。
元旦八朋畫展。參加「當代國畫名家邀請聯展」。
畫學會座談會發言:「我國傳統的精華是可愛的,現代的精神是可喜的。」。
譍選第一屆書畫評鑑學會理事長。與高逸鴻、季康合繪「三友圖」贈西班牙馬德里「孫中山中心」。
參加第九屆日本亞洲藝術展。參加巴黎「中華民國現代藝術展覽」。
1974
1975
(六十六歲)
「第三屆全國青年書畫比賽」評審。
參加夏威夷第二屆中國文藝展。
合作繪「萬年長春圖」。
參加「十人書展」。
1976
(六十六歲)
參加「十人書會」展出書法作品於美國聖若望大學。
秋,新營畫室名「納山樓」,王壯為刻。
1977
1978
(六十九歲)
應韓國葵堂書會之邀,舉行個展於首爾K.B.S電視公司。
1978
八月
(六十九歲)
主持長子傅勵生與蕭慧小姐婚禮於臺北。
1978
1979
1980
(七十一歲)
更多1981
1982
(七十三歲)
應邀擔任中國書畫家訪韓國代表。
應聘擔任臺北市美術館國畫類審議小組委員。
應聘擔任吳三連文藝獎基金會國畫評審委員。
應韓國《東亞日報》之邀舉行個展於首爾世宗文化會館。
應文建會之邀參加年代美展。
1983
(七十四歲)
應聘兼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教授(次年辭聘)。
1984
(七十五歲)
應邀參加文建會舉辦之中國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
1985
(七十六歲)
應聘為臺灣省美術館籌備處規畫指導委員。
應聘擔任吳三連文藝獎基金會書法評審委員。
應台南市府之邀舉行個展於台南市社教館。
應邀參加亞太區域藝術教育大會藝術展於馬來西亞。
1986
(七十七歲)
應臺北市東區扶輪社之邀與門人尤雯女士合展書畫於日本青森市。
應台中市府之邀舉行個展於台中市文化中心。
應中國書法學會之聘擔任第一屆書法研習會草書講座。
應聘為歷史博物館審議委員會國畫書法組委員。
應邀參加臺北市美術館舉行之印象臺北畫展。
「山水畫法初階」八版。
有齋館印「過雲樓」,取其世事如過眼雲煙之意。
1987
(七十八歲)
應韓國函中藝術聯合會之邀舉行個展於漢城新聞會館。
應中國書法學會之聘擔任第二屆會員書法研習繪草書講座。
應聘為臺灣省美術館七十七年典藏委員會委員。
應聘為臺灣省美術館開展美術作家評審委員。
應邀參加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之現代時書法家作品展。
1987
(七十八歲)
1988
(七十九歲)
應邀參加臺灣省政府主辦八老書法聯展。
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第十七屆書畫藝術創作特別貢獻獎。
心香室常用百印集出版。
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參加張大千學術研討會。
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參加韓國舉辦之國際現代書藝展。
應聘擔任吳三連文藝獎基金會第十一屆國畫評審委員。
1989
1990
1991
(八十二歲)
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第十七屆書畫藝術創作特別貢獻獎獎金二十萬元,傅狷夫另加二十萬元交藝專作為獎學金之用。
1992
1992
六月
(八十三歲)
移居佛利蒙市,取齋號「飛夢草堂」,取其音及意也。
1993
(八十四歲)
更多1994
1995
1996
(八十七歲)
更多1997
(八十八歲)
更多1998
(八十九歲)
獲行政院文化獎。
1999
(九十歲)
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雲水雙絕--傅狷夫的藝術世界」九十書畫展。
2000
(九十一歲)
獲行政院文建會第三屆文馨獎之金獎及特別獎。
應邀參加蔣夫人百歲四人祝壽展。
2000
2001
(九十二歲)
書法創作以對聯為主,多取自浦儒寒玉堂詩詞聯文集。
2002
2002
二月
因肺炎入院,治療兩星期康復出院。
2002
2003
2004
2005
(九十六歲)
更多2006
(九十七歲)
2007
2007
© 2016 | Site by DozenCreation
本資料庫為公益性質,內容若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使用者運用本站之資料亦應當遵守著作權之相關規定。